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姜胜来 实习生 汪颀伟办理股票配资
据湖北省科技厅消息,近日,武创院机器人与先进制造、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、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等三家创新枢纽启动运营。
武创院院长李锡玲介绍,首批启动运营的三家创新枢纽,资源禀赋各有不同: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,由知名创业导师掌舵,将围绕具身智能技术研发进行深度孵化和产业化加速;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,是在武创院首个创新单元——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建设基础上升级打造的,其共建单位是独角兽企业爱博泰克生物;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,由武创院联合上市公司逸飞激光组建,依托细分链主在产业链的技术积淀和资源整合能力,广泛链接高校科研院所,重点突破相关新兴技术。
据介绍,机器人与先进制造创新枢纽将聚焦“双城互补”这个关键词,整合武汉“政策杠杆+产业纵深+人才高地”和北京“科技引领+创新密度+高质量孵化”的优势资源。围绕武汉技术、人才、产业的突出优势,迁移融合北京科创高质量孵化创业模式,对重大创新技术进行主动深度孵化与关键性支持,打造武汉未来产业科创体制优化升级的试验田。
“所谓‘枢纽’,不是一个简单的平台,而是具备引领能力的系统性产业组织形态,要能整合资源、定义场景、突破技术、加速落地。”逸飞激光董事长吴轩说,武创院激光应用与高端装备创新枢纽将围绕四大领域,通过“链主定义场景—院企攻克技术—资本助推转化—企业参与落地”的协同机制,联合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,首批将构建对标国际领先水平的电池智能装备产业集群、打造工业和人形机器人产业集群、构建第三代太阳能电池装备产业集群,并加速实现半导体先进封测与高端物流装备的国产替代,打造半导体高端装备产业集群。
“从创新单元蝶变为创新枢纽,我们的能力更强了,责任也更重了。”武创院技术总监(兼)、生命科学工具产业研究所所长、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主任吴知才说。作为武创院打造的首个创新单元,生命科学工具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探索,蹚出一条创新之路。
生物技术与转化医学创新枢纽可以被视作一个细分领域的“超级平台”。从遴选技术、产品到推动成果产出,创新枢纽将把技术和产品的行业认可、资本认可作为重要锚点。“我们有拨转股资金池、有产业基金、有一批技术经理人办理股票配资,资源更丰富、团队更完善,有能力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当好连接器和赋能者。”吴知才说。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